为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努力实现全省大气环境质量根本好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湖南省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全面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以减少重污染天气和解决突出大气环境问题为重点,突出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强化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举全力、出重拳、使实招,推动全省空气质量改善“一年见成效、两年有提升,到2025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坚持优化结构,标本兼治。有效推进能源、产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切实提升清洁低碳水平,开展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大幅度减少重点领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
——坚持突出重点,协同增效。聚焦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突出重点区域、任务、时段,强化多污染物协同减排,推进协同治理和联防联控。
——坚持齐抓共管,压实责任。明确责任分工,强化部门协作,形成攻坚合力。加强监测、执法和监管联动,夯实能力建设,严管严查严考核,推动责任落实、措施落地。
2023年,完成国家空气质量指标,全省PM2.5浓度力争在34μg/m3以内;其中长沙市在37μg/m3以内。2024年,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全省PM2.5浓度在33μg/m3以内;其中长沙市在36μg/m3以内,并奋力追赶到全国省会城市中游水平。2025年,全省PM2.5浓度在32μg/m3以内,力争达到全国中等水准,在中部六省位居前列,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其中长沙市在35μg/m3以内,并确保达到全国省会城市中游偏上水平,奋力跻身先进行列。(具体见附件)
1.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严格落实煤炭等量、减量替代,提高电煤消费占比。多渠道扩展天然气气源,扩大外受电比重,持续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大力推进使用清洁能源或电厂热力、工业余热等替代锅炉、炉窑燃料用煤,加快推进玻璃、地板砖等建材行业企业和有色冶炼行业鼓风炉、反射炉等“煤改气”,依法依规推进煤气发生炉有序退出,推动非化石能源发展。到2025年,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下降至51%左右,电煤消费占比达到55%以上。[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牵头,各市州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市州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不再列出]
2.强化禁燃区管控,推进散煤替代。加强煤炭生产、销售和使用监管。优化调整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严厉查处禁燃区内煤炭燃用行为。推进农村用能低碳化转型,加快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散煤替代。[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提升重点行业能效水平。开展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全省低于能效基准水平的存量项目全方面实施节能技改,在建、拟建项目依照国家行业能效标杆水平建设。到2025年,钢铁、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企业全部达到能效基准水平以上,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比例超过30%;全省煤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降至300克标煤/千瓦时以下。[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1.优化产业体系和布局。严格项目准入,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落实产业规划及产业政策,严格执行重点行业产能置换办法,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链布局,开展传统产业集群排查整治,推进重点涉气企业入区入园。到2025年,按照有关政策和环保标准整合关停环境绩效水平低的砖瓦企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2.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健全节能标准体系,深入开展重点行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大力推行绿色制造,推进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建设。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14%,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10%;建成50家省级及以上绿色园区、500家绿色工厂,各市州重点行业企业全面完成一轮清洁生产审核、全省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通过企业1500家以上。(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大低VOCs原辅材料替代力度。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生产、销售、使用符合VOCs含量限值标准的产品。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和胶粘剂使用等为重点,在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中明白准确地提出低VOCs原辅材料替代要求。(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推动货物运输绿色转型。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推进“多式联运”“散改集”“外集内配”等运输模式,逐步提升大宗货物清洁方式运输比例。优化提质路网结构,快速推进京港澳高速公路长株段新线年,全省铁路、水路货运量较2020年分别增长10%和12%,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以上;火电、钢铁、煤炭、焦化、有色等重点行业企业大宗货物清洁方式运输比例达到70%以上。(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推进车船清洁低碳发展。以公共领域用车和中重型货车为重点,推动传统汽车清洁化,加快新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高耗能高排放船舶淘汰力度,加快船舶受电装置改造。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重点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轻型环卫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完成1000载重吨及以上的内河干散货船舶、多用途船舶受电设施改造。(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商务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加强船舶及港口污染防治。加强船舶燃油使用监管,有条件的船舶加装烟气处理设施。加快岸电设施建设,有受电设施的船舶(液货船除外)在具备岸电供应能力的泊位靠泊超过2小时且未使用有效替代措施的,应当使用岸电。推动港口码头使用电动机械,逐步禁止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到2025年,船舶靠港使用岸电量年均增长10%以上。(省交通运输厅、省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推进锅窑炉超低排放与深度治理。全方面开展钢铁、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深入开展锅炉窑炉深度治理和简易低效处理设施排查,对高排放重点行业开展专项整治。生物质锅炉使用专用炉具和成型燃料并配套高效治理设施,推动城市建成区生物质锅炉安装烟气在线年,全面完成钢铁和重点城市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省生态环境厅牵头)2
VOCs重点行业全流程整治。持续开展VOCs治理明显问题排查,清理整顿简易低效、不合规定治理设施,强化无组织和非正常工况废气排放管控。规范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推动各市州分别新建1—3个涉VOCs“绿岛”项目。(省生态环境厅牵头)3
2025年,全省非最低等级绩效水平企业占比力争达到10%,钢铁、水泥企业全部达到B(含B⁃)级及以上。(省生态环境厅牵头)(五)柴油货车污染治理
PM2.5浓度高于全省中等水准的市州要及时研究采取特定时段城区燃油车动态限行措施。严厉打击禁限行区域机动车闯禁行为。(省生态环境厅、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2
2025年,按国家规定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柴油货车。(省公安厅、省商务厅、省生态环境厅、省财政厅按职责分工负责)3
2025年,基本淘汰国一及以下排放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按职责分工负责)4
(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安厅、省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六)成品油流通领域
2025年,年销售汽油量大于5000吨(含)的加油站全面完成油气回收在线监测设施安装并联网。(省商务厅、省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2
“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全面清理整顿无证无照或证照过期的自建油罐、流动加油车(船)和黑加油站点。健全油品联合监督管理机制,每年成品油经营站(点)油品质量抽检达到1600批次以上。(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公安厅、省应急厅、省交通运输厅按职责分工负责)3
2025年,5000吨级及以上原油成品油码头泊位全部完成油气回收设施建设。(省交通运输厅、省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七)住房城乡建设领域
“互联网+智慧工地”监管系统。持续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鼓励装配式装修,引导房屋建筑使用低VOCs含量涂料等绿色建材产品。(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参与)2
“吸扫冲收”组合作业模式,建立道路积尘负荷评价机制,提升清扫保洁质量。对城市公共区域、长期未开发的裸地采取绿化、硬化、遮盖等措施及时整治扬尘。持续开展露天矿山修复治理,深入推动绿色矿山建设。(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自然资源厅按职责分工负责)3
.推进生活源污染整治。建立完整部门协调联动的餐饮油烟治理闭环管理体系;依法督促餐饮单位规范安装、运行和维护油烟净化设施;加大餐饮单位油烟违规排放、超标排放执法检查力度。深化露天烧烤和夜市餐饮油烟污染专项整治。严格执行烟花爆竹禁限放政策,除承办国家级、省级重大活动确需外,市州中心城区、上年度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或
PM2.5浓度高于全国中等水准的县(市)中心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其他区域鼓励禁放。承办国家级、省级重大活动确需燃放烟花爆竹的,应在市州生态环境局指导下开展空气质量影响评估后,依法依规报公安部门审批;上年度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或PM2.5浓度高于全国中等水准的,由市州生态环境局将评估意见报省生态环境厅备案。严厉查处违规销售烟花爆竹行为。(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公安厅、省应急管理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八)农业农村领域
“五化”综合利用,建立秸秆资源台账系统和定期调度机制,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完善网格化监督管理体系,提高秸秆焚烧火点监测精准度,开展重点区域重点时段专项巡查。各地科学划定禁烧区域,禁止秸秆露天焚烧。到2025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6%以上并达到国家要求。(省农业农村厅、省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2
2025年,省属国有企业大宗货物清洁方式运输比例力争达到80%。(省国资委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参与)2
NOx和VOCs深度减排。到2025年,化工、制药、建材等企业完成深度治理,工业涂装企业完成低VOCs原辅材料替代。(省国资委牵头,省生态环境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参与)3
2025年,全面完成一轮清洁生产审核,重点行业中最低等级绩效水平企业全面清零,力争B(含B⁃)级及以上企业达到5家。(省国资委、省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十)气象领域
“空天地”一体化网格监测体系。推进气象大数据融合分析平台建设。(省气象局、省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2
2025年,未来7天级别预报准确率达到75%以上。(省生态环境厅、省气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3
实施三大结构调整、四大专项治理、一项能力提升等重点工程,推进攻坚行动任务措施落实。
煤消费占比提升、清洁能源发展、“煤改气”、“煤改电”、重点行业和领域节约能源改造等。2
“公转铁、公转水”、铁路专用线建设、新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船舶受电装置改造、港口码头岸电设施建设等。(二)四大专项治理工程
VOCs原辅材料替代、无组织排放整治及末端治理提升、“绿岛”项目建设、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原油成品油码头和油船治理等。3
涵盖空气质量与组分监测、空气质量预警预报、污染源监测监控、执法监管能力提升等。